鴉舍談吃1 精挑細選餐廳的藝術(上)
隨自己的部落格創立以來,原本吃美食只是一個時有時無的興趣,現在卻完完全全地融入了生活。平時即使再忙,一陣子也必要抽出一段空閒,再網路上瀏覽其他人的食記,找尋更多隱於都市中的美味料理,然後作下記錄,等待適合的時機前往用餐,爾後用餐之時,又得要戰戰競競的排列出每一道菜色最好的pose,品嘗時得細細詢問自己與對方的的感受,最後回到家裡,除了整理與美化相片,還得耗費一定程度時間,為這間餐廳琢磨下最忠實的文字,排版,爾後發表。
看似繁瑣的步驟,卻像正職工作一樣讓鴉子enjoy其中,雖然難免也有厭倦的時刻,但看著每一篇新食記的成型,那成就與滿足確是不言而喻。雖然這是條前途茫茫的事業,但卻是集夢想與嗜好於一體的東西。
當然,心血來潮寫下這一段開場白不是空穴來風。
記得大作家梁實秋有一書名曰:「雅舍談吃」裡頭大談對各種食材料理的精闢觀點,而近來美食日漸為人所囑目,市面上一本兩本美食專家對於食物的專業論談也如雨後春筍地出現。鴉子雖沒有同樣之見聞,卻對美食懷抱同樣之熱情,難得能有開拓自己部落格的機會,我想借梁實秋書名之諧音,增加「鴉舍談吃」此一系列,把自己對於有關食物、餐廳、料理的見解,化成文字烙下痕跡。或在許多前輩眼中有如遊戲之作,但卻十分貼近大家的生活,以一個學生,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分享。
口口口
隨著時代演進,部落格發達也有好幾年的時間,有越來越多人在挑選餐廳之前,開始會在網路上稍作瀏覽,看看別人的用餐經驗、用餐心得,確認是不是合乎自己的需求,鴉子理所當然身在其中。然而,長久地觀察與親身走訪,也讓我學習到了一些挑選餐廳的技巧,或許不該說技巧,而是選擇餐廳應該具備的心態,鴉子不是受過正統訓練的美食家,自己對作菜也一知半解,於是身為一位貪吃人、消費者的身份,在此把自己的小心得分享給大家。
1. 認識自己的預算
認識自己的預算,非是指自己打算花多少錢來享用美食,而是認識「相對於自己預算的美味」。簡單來說,如果今天你到一間價格落在250~450元的餐廳,那麼你對它的期待,自然應該調整為適合的程度。網路上,時常可以看見一些大肆批評某間餐廳的朋友,實是因為自己「過高的期待」而受了傷害。事實上,在這物價如此飛漲、同業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,每一間餐廳的訂價,其實也就告訴了消費者,餐廳能夠給我們的東西,或是我們所能期望餐廳給我們的something。
基本上,目前台北的餐廳可以分成:(此處不論吃到飽餐廳)
數十元不等的路邊攤小店
150~300元的簡餐
300~550元不含前菜的套餐
550~900元含前菜的套餐
900~1400元精緻路線
1400元以上,菜單內容較高級,料理食材彈性較大
撇去路邊攤這個易於理解和想像的等級,鴉子針對其他區間簡單介紹。
150~300元的簡餐,一般以平價義大利麵和將菜色全用托盤一次上桌的料理為大宗。前者多半是單點義大利麵,加50元、加100元成為套餐,後者則是點主菜,附上白飯、湯和
「選擇這個價位,請將嚴苛的標準置於主菜上頭,其餘包括了服務、環境、前後配菜,優的自然加分,差的也不需過份計較。」
300~550元不含前菜的套餐,一般以歐式料理為大宗,可能是商業午餐,也有可能是正常套餐,但無論如何,這個價位的套餐包含了麵包、湯、沙拉、主菜、甜點和飲料,雖然與上一價位一樣強調套餐中之主菜,但基本上在麵包、湯、沙拉和甜點四項之中,依店家不同而在1~3個環節上稍下功夫,甚至提供每一部份配菜能有多樣化供客人擇其一的情況。
「處在此一價位,消費者有權利提升對於美味的要求,一份套餐中五個環節,若超過三個令你滿意,便是間值得前往的餐廳,其餘部份則不需苛求。用餐環境與服務基本上都會有一個標準,但對於菜色之創意或服務之專業,則不在考量之列。」
550~900元含前菜的套餐,歐式料理、大眾化取向之日本料理、中式料理皆在此列。歐式料理的部份,與上個價位相仿,但套餐中多了前菜,比較特殊的是,環境、服務和料理的程度開始加強,通常為擇1~2;日本料理則以輕懷石為代表,中式料理則大多集中在此價位,2人成行,3~4菜,正常等級的中餐廳都約略落在此一價格區塊。
「對歐式料理而言,消費者可能開始有些許精緻的感受,但要自理的心態是,環境、服務與料理的平衡,難免仍有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遺珠之憾;日式料理而言,輕懷石或其他料理皆已具雛形,但不要期待有多高級特殊的食材在餐中出現;中式料理在此價位已經有十分大眾化的演出,撇開多人大桌或包廂不談,4人以下的用餐,此價位中菜之火喉已能滿足正常收入消費者的口腹之慾,當然,菜色多半會是我們耳熟能詳的。」
900~1400元精緻路線,其實此價位與550~900價位的餐廳通常重疊。歐式料理,若此二價位皆是該餐廳之午間套餐,那麼基本上提供之環境、服務與料理都將令人有物超所值之享受,唯選擇將較晚間少許多,或食材較差一些,若此二價位皆為該餐廳之正常套餐,則感受與上一價位相若;日式料理在此價位通常較上一價位多出幾道菜色,但食材上差距不大;中式餐廳則幾乎是同樣之餐廳,挑選之菜色單價較貴而已。
「此價位處於『平民化』的邊陲地帶,基本上也是一般學生、年輕上班族群能接受的最後底限,再往上幾乎都只能久久一次,或是更高收入族群的領域。所以消費者對於此一價位,不妨精挑細選,畢竟業者亦了解此區塊代表之意義,只要多打聽、多觀察,多來吃吃盼望……不難發現這個價位之中,符合自己心意,各方面表現又屬箇中翹楚的好餐廳。」
1400元以上,這個價位的餐廳,套餐價大多在1800、2400、2800、3800這幾種,其中也有不少餐廳提供能夠與大廚討論菜單的服務。從此開始,食材、料理、環境、服務與價格已經沒有絕對的比重,各家餐廳也多半朝自己的風格與特色前進。當然,鴉子不屬於這個等級的消費者,在此也就不繼續野人獻曝。此間之箇中高手,請大家參考如peray、scuba等達人的部落格。
綜合而論,其實篇幅中只能就比較常見的分野略微介紹。實務上,按照價位,各家餐廳難免有重疊的部份,有些餐廳甚至囊括200~1200的各種價格。不過其中基本精神萬變不離其宗,餐廳業者即是商人,商人優先考量成本,什麼樣的消費,換來什麼樣的回報,大家只要視自己的荷包與需求來選擇適合的餐廳,便能夠減少期望落空的現象,甚至能增加「實際大於期望」的機會。
待續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