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度推薦餐廳 2007/12/3(一)
打從去年7月開始,寫食記至今已經17個月,加加減減,鴉子與家人、朋友和女友Cindy,也走訪了大小不同的不少餐廳。每一次用餐後整理照片,一字一字敲打鍵盤,直到放上吃吃盼望,盯著食記分類欄又加添一筆,心中總有些滿足,看著食記一篇篇累積,去年來不及的,一直想要做的,今年,現在,12月,總算得以一試。
一年已經來到尾聲,鴉子依照食記的分類,分別挑選中式、日式、歐式和甜點四個大類別中,鴉子最想要再去一遍的三間餐廳(甜點兩間),不代表其他餐廳不好,僅僅是個人之喜好,或者有些餐廳特別強項於幾道料理,卻缺乏了整體性,也是放棄的原由之一。另外,鴉子手上仍有好幾間不錯,但來不及放上吃吃盼望的餐廳,這些遺珠,只好留待明年再薦。
中式料理:
欣葉台菜 台北市南京西路12號8F(新光南西店) (02)2523-6757
台北老字號的台菜餐廳,擁有不少分店,然而料理品質卻始終維持水準之上。服務人員之態度,在台菜同業中亦算的上是難得的優質。菜色價位亦不算高,大部份落在正常之一道菜2~4百元之譜,屹立不搖之品牌可見一般。
凡間食譜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7號 (02)2579-1213
jamesdio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鴉舍談吃1 精挑細選餐廳的藝術(下)
2. 點菜
對於老練的饕客來說,點菜是一種藝術,也是一種經驗堆疊成的技藝。但對咱們普通人、貪吃輩,適用的是俗話那句:「吃飯皇帝大」。難得的機會,來到了餐廳,該點什麼菜色,當然是以自己的喜好為決定的重點,萬勿牽就湊合地聽他人言。網路上的食記,甚至同行老饕的建議,真的只當作參考即好。
相信大家都有遇過那種,一翻開MENU,便滔滔不絕的扯淡,浮誇自己對此餐廳有多了解,如數家珍似的開始言道,上海菜就是要吃這、浙江菜就是要點那、法式料理甜點怎怎怎的所謂「內行」。其實各人口味不同,又屬吃興頭的,不是要參加食神大賽,何況若一間餐廳也不會只有固定幾道菜能吃,頂多一兩個味蕾等級的差別,若不是價位十分頂級的餐廳,說實在那箇中之差距實在不大。
畢竟在琳瑯滿目的MENU上選菜、點菜也是一環樂趣,請大家順從自己的好惡,那無論料理好壞,總也自己有個計較。
「唯一要建議給大家的僅有一點。所謂到了平價餐廳,便盡量避免去選擇店裡唯一、唯二鶴立雞群的料理,例如一間賣義大利麵、焗烤的小餐廳,價位落在3~400元,卻在MENU尾聲出現一兩道要價760與880的排餐,通常是牛排。這類的例子,依鴉子的經驗,品質大部份不會太值得期待,有些甚至會失望。」
3. 網路食記的高度
jamesdio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鴉舍談吃1 精挑細選餐廳的藝術(上)
隨自己的部落格創立以來,原本吃美食只是一個時有時無的興趣,現在卻完完全全地融入了生活。平時即使再忙,一陣子也必要抽出一段空閒,再網路上瀏覽其他人的食記,找尋更多隱於都市中的美味料理,然後作下記錄,等待適合的時機前往用餐,爾後用餐之時,又得要戰戰競競的排列出每一道菜色最好的pose,品嘗時得細細詢問自己與對方的的感受,最後回到家裡,除了整理與美化相片,還得耗費一定程度時間,為這間餐廳琢磨下最忠實的文字,排版,爾後發表。
看似繁瑣的步驟,卻像正職工作一樣讓鴉子enjoy其中,雖然難免也有厭倦的時刻,但看著每一篇新食記的成型,那成就與滿足確是不言而喻。雖然這是條前途茫茫的事業,但卻是集夢想與嗜好於一體的東西。
當然,心血來潮寫下這一段開場白不是空穴來風。
記得大作家梁實秋有一書名曰:「雅舍談吃」裡頭大談對各種食材料理的精闢觀點,而近來美食日漸為人所囑目,市面上一本兩本美食專家對於食物的專業論談也如雨後春筍地出現。鴉子雖沒有同樣之見聞,卻對美食懷抱同樣之熱情,難得能有開拓自己部落格的機會,我想借梁實秋書名之諧音,增加「鴉舍談吃」此一系列,把自己對於有關食物、餐廳、料理的見解,化成文字烙下痕跡。或在許多前輩眼中有如遊戲之作,但卻十分貼近大家的生活,以一個學生,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分享。
口口口
隨著時代演進,部落格發達也有好幾年的時間,有越來越多人在挑選餐廳之前,開始會在網路上稍作瀏覽,看看別人的用餐經驗、用餐心得,確認是不是合乎自己的需求,鴉子理所當然身在其中。然而,長久地觀察與親身走訪,也讓我學習到了一些挑選餐廳的技巧,或許不該說技巧,而是選擇餐廳應該具備的心態,鴉子不是受過正統訓練的美食家,自己對作菜也一知半解,於是身為一位貪吃人、消費者的身份,在此把自己的小心得分享給大家。
jamesdio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